公共化学党支部赴吴江家风家训馆感受精神传承

发布者:周彦池发布时间:2025-07-02浏览次数:10

为进一步深入领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内涵与实质,切实增强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自觉抵制“四风”,2025年7月1日党的生日之际,公共化学党支部党员们来到吴江家风家训传承馆,带着思考、敬畏与责任进行参观、学习和感悟。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家风是民风、社风、党风的重要基石。家训,作为家风的核心载体,承载着一个家族、一个民族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谆谆教诲和深沉期许。它们穿越历史长河,凝聚先辈的智慧结晶,蕴含丰富的道德资源、处世哲学和治家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跨进吴江家风家训传承馆古意深沉的院门,仿佛步入了时间长河的回旋之处。展馆通过“风范世家”、“家风典故”、“吴江名宦”等板块,系统展示了这些家族的历史与传承。馆内陈设,或严肃或亲切,通过一件件实物、一幅幅图文,让静态的历史变得鲜活。漫步其间,仿佛能听到先贤们对后辈的谆谆教诲,感受到那份沉淀在岁月中的家族责任与家国情怀。

家训作为血脉里的精神密码,其核心实乃“规矩”二字。从吴郡陆氏家训中“清慎勤”的训诫,到留下东方第一励志奇书《了凡四训》的袁黄,无不以朴素语言为家庭确立了不可逾越的边界与行为准则。这些代代相传的箴言,使家族成员在无形“规矩”的牵引下,得以在人生航程中行稳致远。这家庭治理的智慧,与治国理政的“礼法”一脉相通。千门万户的规矩汇流,终成社会秩序与和谐的基础——小小家训,实为“家国同构”思想最本真而坚韧的根系。

 家训的传承,更似一场无言的文化接力:祖先立规为灯,子孙循光前行。家训里所蕴含的“立德”、“勤学”、“诚信”与“勤廉”等品德,早已超越一家一姓的私德,化入民族集体人格的肌理,成为中华文明延绵不绝的内在命脉。我党之所以能凝聚如此磅礴力量,正因其精神谱系中融入了这些优秀传统价值。我们严于律己的纪律性,与家训中的“规矩”相映成辉;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则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仁爱精神的现代升华——此乃“两个结合”中传统文化精魂的生动映现。

 离馆时,党员在庭院中重温入党誓词。“家训”二字,此刻在党员们心中陡然产生了新意:它既是昔日严明家规的象征,亦成为今日高悬于每位党员头顶的党纪戒尺。家训教诲如涓涓细流,在新时代党员心田里奔涌;悬规檐角之下,每个党员都成为流动的戒尺,既承古训的厚重,又担新程的职责。

作为党员,当自觉成为这珍贵遗产的守护者与践行者——使家国情怀在新时代的土壤里持续生发,使古老规矩焕发出时代的光华,照亮我们集体前进的每一步足迹。


撰稿人:虞虹

校稿人:杨文

审稿人:孙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