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7日晚,东吴学院大学外语系教师第二党支部携手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第二党支部,通过腾讯视频会议平台,共同举办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共建联学活动。东吴学院大学外语系教师第一和第二党支部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第二党支部全体党员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第二党支部书记罗志勇主持。

活动伊始,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第二党支部宣传委员兼统战委员、副教授王慧莹以《勇担新时代文化新使命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为题,为与会党员带来了一场精彩的专题辅导报告。王老师紧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视角,从精准把握其丰富内涵、系统梳理内容体系、深刻领悟精神品格与鲜明特质,以及在担纲新时代文化使命中展现新风貌、实现新作为等四个维度,全面而深入地解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精髓,并强调了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第二党支部罗志勇书记高度评价了王慧莹副教授的专题报告,称赞其理论深厚、逻辑严密、针对性强,并深入剖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引领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中的巨大价值,分享了自己关于以文化现代化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见解。
紧接着,与会党员围绕报告内容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精神,就“构建更具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强化中国话语体系的国际传播力、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以及如何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导下,有效促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融合共生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东吴学院大学外语系教师第二党支部书记高燕红,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重要论述,就如何讲述“精彩中国故事”及讲好“中国精彩故事”两个层面,结合大外系教师专业特色,分享了学习心得体会。她强调,要从内容整合、形式创新、价值体系构建三方面着手,平衡好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既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又具有突出的世界性,致力于构建高效对话交流机制。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第二党支部唐强奎副教授指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的基于“两个大局”的战略考量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作为教师,应勇于在文化教育与传播中担当责任,不仅要通过对比研究中华文化与价值观,深化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解,还要充分利用苏州丰富的文化资源与生动案例,通过“行走的思政课”等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东吴学院大学外语系教师第二党支部教师汤丽娜,结合自己所教授的文化类课程,分享了教学实践中的心得。她指出课程旨在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与理解力,并在教学中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表示将进一步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完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强化文化育人的效果。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第二党支部副教授程立,结合近年来教授硕士生思政课文化专题的经验,对主题报告中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容体系进行了补充,建议从“牢记一个使命、高举一面旗帜、把握一对关系、遵循一个规律、坚定一种自信、实现一个目标”这几大核心领域提炼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
活动尾声,罗志勇书记对本次共建联学活动进行了总结,指出活动加深了党员教师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其“决定”的理解,加强了共建支部间的交流与合作,并期望在新的一年里,通过高质量的共建活动,在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等领域取得更加丰硕的合作成果。
此次共建联学活动,东吴学院大学外语系教师党支部积极参与,为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贯彻和支部间的交流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撰稿人:周轶亚
校稿人:高燕红 罗志勇
审稿人:孙宁华
